一、课程简介:
《演播棚创意与创作》课程是彭少健校长亲自主持的“联手行业产学合作培养广播影视人才创新实验区”项目之一,是2010年省级新世纪教改课题《紧贴国际前沿,构建实战体验式的演播棚影视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的拓展延伸,也是教务处校级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试点之一。
该课程旨在以国际视野,发掘优秀人才,鼓励最佳学生创意;由具有一线从业经验的教师指导,强调团队合作;每个项目、作业和作品,既有演播棚基本技术元素,又融合虚拟、CGI等数字后期技术。这是一门注重创意与高技术紧密结合的,借鉴了美国UCLA电影学院MFA相关课目设计理念的,多专业学科融汇一炉的校级实践课程。
课程组班规模暂定 20名学生。采用双向选择、优胜劣汰、跟踪培养的机制。即第五学期入选的20名学生,在第六学期按一定比例淘汰表现滞后的同学(初定淘汰5名);第七、八学期采取导师制辅导形式完成毕业作品。特别优秀的学生将可能获得学校推荐赴海外相关大学深造的机会。
课程专注培养的学生职业方向之一,是具备演播棚高级栏目设计需求的各电视台。
主讲教师简介:
张光照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影视学院M.F.A.;2010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主持人;浙传首部学生创作电视情景喜剧《别对我艺术》总艺术指导;2010年度影艺学院导演班导演专业课教师之一;浙江传媒学院两部高清数字电影(均由央视电影频道播出)《明月前身》和《盖世武生》导演。
曾任浙江电视台编导,新加坡电视机构英文电视剧监制等;主要影视作品两度获飞天奖一等奖;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奖(FIPRESCI);台湾电影剧本徵选最佳奖;《赤日炎炎》曾入选美国Sundance Film Festival,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收藏。
教学同时也参与电影及动画电影剧本创作。
二、课程设置:
本课程模块分三个阶段,分别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一个阶段4个单元。采取学分制,共20学分。完成相关阶段课程可取得相关学分。学生通过本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代其他公选课、学科模块课和专业拓展课的学分。
课程时间:
2011年——2012学年第一、二学期,完成本模块课程
第五学期:初级训练(涵盖演播棚多机、虚拟模式下的专题、影视剧、特技等单元训练),共计144学时,其中72学时为主讲课时,另72课时为辅助课时,根据学习进度和教学要求安排相关辅助课程和辅导。完成后取得6学分(可替代公共选修课、学科模块课或专业拓展课)
第六学期:创作训练(系进一步运用单元特色,综合更高级技能,进行原创训练),共计144学时,其中72学时为主讲课时,另72课时为辅助课时,根据学习进度和教学要求安排相关辅助课程和辅导。完成后取得6学分(可替代公共选修课、学科模块课或专业拓展课)
2012年——2013学年第一、二学期,完成毕业作品创作
第七、八学期:毕业作品创作(将为运用本课知识技术最卓越的学生提供各项支持),共计288学时。完成学生取得8学分(可替代毕业论文)。
三、招生对象:
浙江传媒学院全体在校大二本科生(09级),重点对象是创意、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编导、文学、新闻、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戏美、国际双播等在校本科学生;其他专业在校本科生,有兴趣,并有个人相关特长,也欢迎报名。
四、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20名学生(暂定)。
本课程主体教学实践将通过学生团队合作方式进行,故特别注重团队构成;暂设下述学生团队专业职位:创意、动画、影视特效、编导、专题策划、摄影、制作、表演等。各职位比例由主讲教师根据实践要求安排。报名时请考生对应上述职位结合专业背景与爱好特长申报。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报名表题目回答即为初试成绩。报名表见附件。
复试:初试合格者,进行口试或上机考试;综合考核考生的创意和专业基础。
考试时间:6月11日——6月19日期间,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六、录取办法及入选标准:
本课程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与主讲教师遴选的双向选择办法。根据考生报名材料、初复试考试成绩综合评审、择优录取。
入选标准:
1、思想活跃,创意优质
2、具有团队创作所需的个人突出专长
七、报名方式:
考生可通过校园内网下载报名表,填写报名表(即参加初试)。
报名表填妥签名后请自行投入行政楼二楼教务处门口投票箱,同时将报名表发电子邮件jwc@zjicm.edu.cn
报名截止时间:2011年6月10号4点前
八、其他:
本课程负责人将于6月7日晚18:30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一场公开说明会,为有意向报名参加选课的同学做课程介绍和招生答疑。
教务处
2011年5月
/演播棚创意与创作报名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