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151291816299145930&item_id=6151291816299145930&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清晨5点多起床,搭上6点35分的班车,一个小时后,汪晓振和其余13个同学从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抵达下沙校区,坐在了杭州市钱塘区大学生创业成长营“雏鹰班”的教室里。
“大二时,我就期待能够加入这个班级,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作为学员代表上台发言时,汪晓振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什么样的班级,能让同学们如此期待?近日,浙江传媒学院“3+1”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暨钱塘区大学生创业成长营“雏鹰班”正式开班,52位学子通过层层考核顺利入选。
杭州市钱塘区大学生创业成长营“雏鹰班”
“3+1”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是浙江传媒学院的名片项目,创办7期以来已经为学校和社会培养了数百名应用型创业人才,今年是该班级首次和钱塘区大学生创业成长营“雏鹰班”进行共同授课,课程内容由学校和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设计,更具针对性。
“这次我们的学员有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还有研究生、毕业生,课程为期5天,设计了创业认知、企业风险管理、电商直播创业实务等一共10类课程,结合实地走访参观、企业问题诊断等环节,希望能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双创本领,提升初创企业的存活率。”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永斌介绍。
杭州市钱塘区大学生创业成长营“雏鹰班”
作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媒介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21岁的汪晓振已经经历了多次创业尝试。“创建过外卖配送团队、合办过烧烤店,今年年初我又创办了桐乡投喂君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还获得了创业之星立智双创基金。”汪晓振说,他对于人工智能、社群营销的课程内容比较感兴趣。
14所高校、25万师生,这是杭州市钱塘区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钱塘区大力营造双创氛围,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各类政策支持。如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钱塘区范围内新创办企业,经评审通过后可给予5万元至20万元的无偿资助;优秀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最高可获50万元资助;此外,在校大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钱塘区新创办企业租赁办公用房的,还有机会享受3年内最高10万元的房租补贴。
(本文图片来源: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