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移动互联网与当代文化精神★
来源单位:其他发布时间:2015-12-21

讲座时间:2015-12-20 11:30
讲座承办单位:新媒体学院
讲座地点:下沙校区演播楼22层会议室
讲座人:李杰
讲座人简介:笔名李思屈,博士(1998),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海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数字娱乐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认知神经传播研究学科带头人。    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会(AHRC)文化政策与文化创意产业海外项目评审员(Cultural Policy, Arts management & Creative Industries,2009-现在),日本吉田秀雄纪念事业财团2002年度客座研究员,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客座教授(2012-现在)。

讲座内容: 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不只是传播方式的变化,更传播思维、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和文化形态的改变。目前学术界在谈论传媒业变革时,却往往就技术谈技术,对其带来的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思维原则的变化重视不够。这种只见技术不见精神的观点难免引发传媒人对自己职业前景的深度焦虑,使我们丧失把握全局的能力,还可能导致盲目的技术崇拜和原教旨主义思潮的卷土重来。  盲目的技术崇拜思潮表现为对新兴技术发展的神圣化,一味感慨技术改变世界,不知真正改变世界的,是技术后面的人的梦想和时代的精神。原教旨主义思潮的基本特点是放弃精神的艰苦探索,对世界正在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采取鸵鸟式的对抗态度。影响所及,传媒业和传媒教育往往愿意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以为技术的进步不过是表面上的花样翻新,而那些自己旧已驾轻就熟的业界规则和传播技能才是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永恒真理。然而经典的法则将会越来越不灵光,新的传媒业态和精神文化文化型态将突破困惑、迷茫和愤世嫉俗的情绪而不断涌现和壮大。

上一条:互联网环境下社会舆论的戏剧化表达★

下一条:基于移动终端的情境感知与互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