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从王家卫到霍华德·霍克斯★
来源单位:其他发布时间:2017-03-23

讲座时间:2017-03-30 09:30

讲座承办单位:电影学院

讲座地点:二教南106

讲座人:应雄

讲座人简介:应雄,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1999年任教于日本北海道大学,现为北海道大学文学部映像表现文化论教授。 近年主要著作论文等 1. 『中国映画のみかた』(中译:《中国电影的观点》,日本大修馆书店,2010年)    2. 《德勒兹《电影1》中的“运动影像”》 (《电影艺术》2009年)  《德勒兹《电影2》读解:时间影像与结晶” (《电影艺术》2010年) 3. “從分身到重複—黑澤清的《分身》與高達的《新浪潮》”(臺灣中興大學《興大人文學報》2013年) 4. “Body/Space and Affirmation/Negation in the Films of Lou Ye and Wong Kar-Wai”, in Deleuze and Asia (ed. Ronald Bogue, Hanping Chiu and Yu-lin Le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4.  5. 「ゴダール、アクション、未来」(中译:《戈达尔、动作、未来》,『層―映像と表現』,ゆまに书房,2016年) 6. 《德勒兹的奥逊·威尔斯电影论》(《当代电影》2016年) 7. 主译佐藤忠男《日本电影史》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讲座内容:王家卫电影里有对戈达尔的引用,而戈达尔这一代新浪潮电影人热烈推崇的“电影作者”之一,是霍华德·霍克斯。    曾于1930年代拍摄了著名黑帮片《疤脸大盗》的霍克斯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手册》青年批评家们看来具有一种充满魅力的“透明感”和“现代性”。在制作于2014年的《再见,语言》里,戈达尔对霍克斯作品作了引用,再次向这位常常被认为只是娱乐片匠人的电影导演表达了敬意。    为什么是霍华德·霍克斯?今天重提这位导演对华语电影能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我们不妨一起来倾听一下来自霍华德·霍克斯的遥远而又切近的关于一种电影感觉的呼唤


上一条:记者的职业素养★

下一条:吃一只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