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潮新闻客户端:20天写380米书法,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成风景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发布时间:2023-04-25

原文地址: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453121

谷雨节气,寓意收获,代表生命力的开始,象征新的希望。

4月21日,一幅“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米长卷书法”来到东阳市黉门广场,成了市中心广场上一道艺术风景。

1、▲2023年4月21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东阳举行,图为展览现场.jpg

百米长卷主题展的震撼力

4幅百米长卷,在广场两侧依次铺开,尽管每幅长卷只展开60米,但这样的长度依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展览,会出现在广场上。

2、长卷航拍图.jpg

展览现场更是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热捧,有的驻足观看,有的不停拍照;有的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在看,有的是学生用手机拍一个个字,大家用各自的方式,感受着这场大型文化艺术盛宴。

3、长卷航拍图(局部).jpg

很多市民边看边赞叹不已:“这么长的书法长卷,还是第一次见,太壮观了,太震撼了!”“有两幅内容,还是专门写我们东阳的,写长卷的书法家,是我们东阳人?”“这些字的颜色这么淡,笔画有透明的,还有空心的,有这样的书法吗?”“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不过这些字还是蛮好看的!看起来很舒服。”“东阳融媒体发过预告,说这百米长卷是淡墨书法,墨是自己调制的。”……

4、长卷布展现场_看图王.jpg

对此,百米长卷书家、《浙江传媒学院报》副总编辑陈洪标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之前举办的9场展览,也听到类似的谈论和各种感叹。

陈洪标说,百米长卷要的就是观众的这种视觉震撼力,其次是对长卷产生的好奇心,以及引发的各种疑问。这说明已经吸引到他们了,这就成功了一半。只要他们在看,书写的内容就有可能被他们解读、赏识,甚至喜爱,从而在观赏中起到入脑入心的宣传效果,甚至产生良好的传播效应。

也正是这个原因,“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每次展出,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学习强国、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光明网等央媒和省市媒体等多达上百家都纷纷报道,刊发和转载新闻已达近千篇。

这次展览由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中共东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协会主办,东阳市美术馆、《浙江传媒学院报》承办。

6▲陈洪标陪同领导介绍长卷情况.jpg

开幕式上,陈洪标向东阳市捐赠6米淡墨书法长卷《陆游东阳诗咏石洞诸境十六首》。

“1+3”,主题突出又具“浙江味”“东阳味”特色

这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陈洪标百米长卷书法展”,和之前的9场有所不同,采用“1+3”的布局。

“1”就是展览现场的主角,第1幅引领的长卷,即《抄录<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之四),这是他自2021年之后第二次抄录《党章》总纲。

“3”就是展览的3幅佐辅长卷,也是陈洪标新创作的3幅长卷,即“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之五至之七。

整个展览的格局,形成以《党章》总纲百米长卷为引领,加上浙江和东阳地方内容的3幅长卷为佐辅,不仅主题鲜明,而且具有“浙江味”和“东阳味”的特色,成为这次展览的一大特点。

9、2022年11月8日在全国文明村钱塘区江东村展出.jpg

2022年10月,陈洪标创作的《抄录<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百米长卷,先后在2022年11月8日和20日的杭州钱塘全国文明村江东村和河庄新围村稻香节展出。

今年2月19日,与“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之二《<论中国共产党>节录》一起,在杭州丁兰君尚云郦国际酒店展出,东阳是第4次展出。

其他3幅新作则是首次展出。

第一幅新作,是长180米的《学“习”笔记之“八八战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之五)。第二幅新作,是长100米的《“千万工程”东阳篇》(“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之六),展示“千万工程”东阳20年来的生动实践。第三幅新作,是长100米的《历代名家东阳诗词选录》(“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之七),首次集中亮相自齐至清以来历代名家讴歌东阳的古诗词,展现东阳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次展览走出美术馆、博物馆,走向群众喜欢的市民广场,不仅很接地气,而且以这样的艺术形式更容易宣传到群众中去。

16▲群众观展.jpg

“3幅新作的首展,选择东阳,可谓是不二之选。”陈洪标在展览开幕仪式上说,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从创作角度来说,东阳“千万工程”实施走在全省前列,其花园村首选成为“千个示范村”。

还有一个原因,“从个人情感来说,我虽然是兰溪人,但和东阳渊源颇深,东阳人文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我曾多次慕名前来,且我的诸多挚友是东阳人,可以说我的‘乡愁’就在东阳。”

坚持“笔墨当随时代”创作理念

陈洪标是一名资深媒体工作者,曾在《浙江日报》等媒体从事20多年新闻采编工作,担任过县报总编辑和社长,先后获全国、省级新闻奖和文学奖80多项,出版个人著作《徐芒耀的油画世界》等16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18、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全部展示.jpg

2020年,百米书法长卷讴歌建党百年这个项目,成功入选浙江传媒学院的艺术精品项目。经过六易其稿,试写了1000多米后,圆满完成了创作任务。

2021年5月28日,在桐乡校区思镜湖广场举行“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首展,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反响。

这次的成功,让陈洪标更加坚信“笔墨当随时代”的书法创作理念没有错,虽然这是一条在创作上格外艰辛,但是创作的方向很正确。

从此,百米长卷成为陈洪标书法创作的一个探索方向,并且在内容的选择上,和一般的书法家完全不同。

他不热衷于抄写古诗词,而青睐于主题性内容和现代诗歌,甚至更热衷于自己创作反映当下的朗诵诗,还有古文体和赋,自己创作文本,再书写成书法手卷或10米以上的长卷。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在这个重要节点,如何传达学习伟大精神、指导实践?陈洪标在原来创作了4幅百米长卷的基础上,再创新作,一口气创作了3幅百米长卷,近4万字,共380米。

为了按时完成,紧赶慢赶前后用了20天时间,平均每天写19米,最久一天站着写了16个小时。

很难相信,3幅长卷,陈洪标就是这样靠用土办法、笨办法,加上创作上的快乐,两者结合在一起,如期完成了这个巨大的创作任务。

守正创新的“艺术味”

这样的百米长卷究竟有多少艺术性?

陈洪标从创作第一幅百米长卷开始,就碰到了很多问题,最后他都用创新的办法一一突破,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首先对传统书法的书写断句格式进行了新的尝试,突破书写不断句的传统,改为按照现代文本的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形成上下起伏、错落有致的流动感,让整幅百米长卷不再是黑压压一片,变沉闷压抑为空灵自然,又没有因留白太多而虚空乏力,也没有一丝气短韵散的迹象,反而具有一种史诗般的画卷徐徐展开的艺术感觉。

其次,为了避免书写的刻板和僵硬,包括避免相同文字写法雷同,通过行书为主、正书为辅、偶见草书的搭配,达到变化丰富的效果,加上用笔法一致,贯穿始终,非但没让不同书体打架,反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字体变化中形成了气韵生动的效果。

出席开幕式的晗美术馆馆长、《中国书法大辞典》主编施晗,看了陈洪标的百米书法长卷展,给予了一针见血的评价。“陈洪标选择了一条以‘笨’立家的书法长卷形式行走于当今书坛。这需要体力,也需要毅力,更需要‘笨’的智慧。”

他说,“而陈洪标的书法却一点不‘笨’,给人的感觉反而非常清新,他的行草书,贯彻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元素,酣畅淋漓,沉着痛快,这也是很多书家追求的景象之一。”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陈洪标敢于突破传统书法“淡墨伤神”的创作禁忌,敢用淡如清水的自调墨汁在生宣上进行创作,不洇不糊,清澈透明,立体空灵,富有肌理。特别神奇之处,无论笔画翻转,还是承上启下,笔墨停留等行笔轨迹都清晰可见,得失即显,跃然纸上,妙不可言。

27、淡墨书法笔画的肌理感十足.jpg

陈洪标说,在中国水墨画中运用到极致的淡墨,几千年来一直止步于中国书法,现在通过自调的淡墨,成功地将淡墨移植到了中国书法中,让淡墨终于在书法上也有了用武之地。

最难能可贵的是,陈洪标一直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主题性创作理念,紧跟形势,追求时效,在当下书坛也是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