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新校园、新同学……自从踏进校园起,学生们面对的一切都很新鲜,他们开始了新的旅程、新的生活。那么,这种全新的生活除了带给学生们兴奋感之外,是否也带去了种种不适应呢?
这几天,首次离开家庭,来到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学生们过得如何?
让自己更充实
“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相比,好轻松噢。”9月17日下午,记者遇到电子信息学院的陈梦雅,她正要去买些日用品。当记者问感觉新生活如何时,她笑着说,自己是浙江人,所以来这儿感到挺适应。
“这两天,除了学校安排的始业教育课、吃饭、睡觉之外,就没别的事了。接下来是军训,军训结束后开始上课。听师哥师姐说,到了真正上课时,会稍稍忙些,但空余的时间还是很多。”对此,陈梦雅觉得,之后的生活要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多参加学校的各种讲座,平时多去图书馆看看书,双休日和同学一起去街上买买衣服、吃吃小吃。陈梦雅肯定地说,自己可以把生活安排好。
入乡随俗
来自兰州的杨林橙就读影视艺术学院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这儿的气候让她觉得有些难受。“天气很热,而且是湿热。兰州则是干热,就算是大热天,只要在屋里,依旧感觉很舒服。”杨林橙说,以前没有用过空调,这会儿觉得有些稍稍不适应,但相信很快就会适应。
来自黑龙江的王炜惟则觉得这儿吃中饭、晚饭特别早。“我们那儿,中饭起码12时之后才吃,晚饭则要到六七时开始吃;这儿的吃饭时间是中午11时、傍晚5时。”王炜惟觉得除了作息时间有些不同外,其他都挺好。食堂里什么口味的菜都有,食物挺合口味。
孩子长大了
9月17日下午,记者还在生活区门口见到了来自安徽的家长吴俊国。他欣慰地告诉记者:“女儿真的长大了,不再是家里那个娇生惯养的女儿。”他18日下午回家,现在已经把学校的各个地方都拍下来,回家刻成光盘送给女儿,给她留作纪念。
该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于友成说,学生要多与同学交流,快快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去。而学校也会帮助学生融入。学校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讲座,组织老生和新生交流,让新生慢慢认识到大学生活、大学的学习特点与高中的不同之处,并慢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另外,学生们可以在这个学期结束后再回看自己的大学生活。到时,学生们会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链接:http://txnews.zjol.com.cn/txnews/system/2011/09/18/0142393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