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浙江省内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阳光、朴实、正直、亲切的邻家大男孩。大事小事,有事您说话,是他的口头禅。如果要作个统计,由小强主持的《小强热线》从2003年开播以来,为民解决各种困难140000多件,为2000多位贫困生解决学费问题,帮助近百位身患重病的群众募集医疗费共计400多万元。
2011年5月18日,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著名主持人小强从省委副书记夏宝龙手中接过了“慈善之星”的荣誉证书,同时他还正式成为首位“浙江慈善大使”。
小强,大名王志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强热线》是浙江省内最受欢迎的民生新闻节目,也是“中国电视十年十佳民生新闻栏目”之一。
作为浙江广电集团第一品牌新闻主持人,他的个人魅力来自哪里?《小强热线》为何能多年长盛不衰?栏目在新闻为民服务的理念下还能走多远?带着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对小强作了专访。
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民服务
小强是学播音主持出身的。1999年他从浙江学院毕业到台里做主持,但做着做着就发现,新闻并不需要字正腔圆,更需要的是思想、力度、敏锐……4年以后,一档新栏目酝酿出台,这档节目需要户外播出,需要一位能采、能编、能出镜的主持人,而小强正是合适的人选。
记者:在同类节目中,为什么《小强热线》特别受欢迎?
小强:真诚地服务观众,这是频道不变的理念。《小强热线》在2003年刚推出时,只是一档新闻中5分钟的一个板块。但做到一年之后,便可以用火爆来形容,靠的就是贴近百姓生活,真诚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帮助。主持人放低身段,像个热心的邻家男孩一样,帮助观众找人找钱包。观众打进热线,无论大事小事,对我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的节目,把我们的温暖、社会的关怀传达给每一个观众。
我们现在的团队己将近100人,有专门人员对每个来电进行筛选,下面再进行细分,有拍摄的,有专门负责回复的,有联系相关部门促成事情解决的。报道的贴近性,记者的专业性,对事件结果的追踪落实,这样的使命感和职责追求为栏目带来的是美誉度的提高。
记者:面对“鸡毛蒜皮”,《小强热线》如何突出新闻性?
小强:我们24小时运转的热线电话,接收的信息都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其中并不仅仅是求助,更多的是报料、评论等等。民生新闻,我的理解就是公民生活。从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到房产股市,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新闻,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小强热线》是实践民生新闻多样化的一个平台。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在恪守着新闻工作者的原则,当新闻发生时我在现场。雪灾,台风,地震,我都是一线出镜记者。
记者:相比有些民生新闻栏目面临淘汰或日趋式微,《小强热线》为何能长盛不衰?
小强:它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原创。《小强热线》在省内首创户外播出形式,首创说新闻形式;其次是前面所说的真诚服务的新闻理念;还有一个原因我想就是善意的传递,绝不单纯为了收视率而忘记媒体正确引导的使命。比如去年轰动一时的幼儿园门口杀人案,考虑再三,为了避免报道会产生副作用,还是决定不做。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小强”不代表个人,而是频道形象
《小强热线》一直稳居浙江省级频道省、市网平均收视率节目排行榜第一名,栏目品牌影响力、广告创收均居省级电视媒体同类栏目首位。
凭借《小强热线》,小强获得了无数荣誉:浙江省“爱心大使”、第六届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提名奖、全国教育电视最佳主持人、浙江省广播电视主持人作品评选一等奖、浙江省“五个一批”宣传人才、浙江省青年记者职业联赛综合大奖、最具人气奖双料冠军等。
如今的小强不仅是《小强热线》的主持人,还是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总监助理。近年来,小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担任了众多公益形象代言人的工作:2010年至今担任省公安厅的“浙江省禁酒驾形象大使”;2010年12月1日受聘省卫生厅担任“浙江省艾滋病防治形象大使” ;2011年3月22日受聘省水利厅成为“浙江省节水大使”……
记者:小强和《小强热线》,是谁成就了谁?
小强:《小强热线》是浙江省首档以主持人命名、主持人形象登上采访车的新闻栏目。应该说当初《小强热线》是以小强个人的特点而从形式、内容上进行包装的,继而台里倾全频道之力培育这一品牌,以多种手法让主持人建立起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小强”的健康、善良、正义、阳光的形象,是属于频道的,与频道的“新青年创造”合而为一。
记者:每天等待新闻记者的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也包括不可预知的困难,甚至危险。作为教育科技频道的骨干,你一直以正直敢言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维权,揭露真相,免不了得罪人甚至遭遇打击报复。为此,去年频道为你投保1.2亿,成为国内首位商业保险身价过亿的媒体人。如何面对这一切?
小强:自己是接到过不少恐吓电话。其实,面对这些情况,我反而会认为是我们真的触动了某些丑恶面的痛处,说明我们是对的,应该坚持,这是一场不会停歇的较量,较量的是心理。我们越坚定,对方就越胆怯。频道巨额投保,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多关注新闻记者的安全。去年在网络上公布的“中国最危险职业排名”中,记者更是被排进了最危险职业的前三甲,甚至排在了警察的前面,仅次于矿工。这份天价保单是承保单位用3个月时间,根据浙江教育科技频道的品牌影响力、主持人工作岗位性质、年收入,综合《小强热线》栏目的品牌价值及广告收入,经过风险评估和再保评估,以及一系列复杂的流程,最终算出来的。对我来说,让家人有个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记者:近年来更多地看到你投身于公益事业,是否己考虑转型?
小强:《小强热线》是我的工作,体现一份责任;公益事业是我的选择,需要一份情怀。只要是帮助的人的事儿,都是我的事儿。
希望《小强热线》成为浙江省的一张名片
正如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总监胡戎所说,《小强热线》是个很成熟的栏目,但内容和形式都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现在频道新闻直播时间每天己达2小时25分钟,《小强热线》也己大幅度扩版,子版块《小强留言板》、《小强实验室》、《小强卫星站》汇聚更多超强人气。
记者:2011年,《小强热线》继续大容量直播,民生新闻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栏目有着怎样的发展方向?
小强:记得刚开始做《小强热线》时,想着做5年;栏目5周年时,又想可以做10年。无论走得多远,《小强热线》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不会变。希望《小强热线》所代表的善良、正义、阳光、勇敢的形象最终能做成一张名片,一张浙江省的名片。 传媒
链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36645/229342/1549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