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产生了一项新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它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特点,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
樊磊(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作者简介】樊磊(1989--)江西南昌人,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研究方向:IP技术在广电中的运用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产生了一项新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它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兼收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多媒体的复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等特点,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
目前很多业内外人士不约而同地将网络电视的“网络”默认为数字网络或IP网络,于是就产生了网络电视(IPTV)的说法。网络电视是数字化的产物,数字技术使得各种网络终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视频播放能力。到目前为止一个由宽带内容制作商、网上播出单位、内容整合商/分发商、宽带网络运营商和技术设备提供商构成的网络电视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
从总体上讲,网络电视可以根据终端大致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即PC平台、TV(机顶盒)平台和手机平台(移动网络)。
通过PC机收看网络电视是当前网络电视收视最主要的方式,因为互联网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目前已经商业化运营的系统基本上属于此类。基于PC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并逐步形成了部分产业标准,各厂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能获得较好的互通性和替代性。
基于TV(机顶盒)平台的网络电视以IP机顶盒为上网设备,利用电视作为显示终端。虽然电视用户的数量大大多于PC用户,但由于电视机的分辩率低、体积大(不适宜近距离收看)等因素,这种网络电视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
严格地说,手机电视是PC网络的子集和延伸,它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视频内容。由于它可以随时随地收看,且用户数量巨大,所以可以自成一体。
而网络电视的基本形态是视频数字化、传输IP化、播放流媒体化。另外网络电视的承载网络主要有三种:(1)IP网(窄带、宽带、城域网、局域网)(2)同轴电缆网(3)移动网(第二、三代移动、无线局域网)
IP技术是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业务的最佳方案。下面就网络电视中运用到IP技术知识方面简单的谈谈我的看法。
视频编码技术是网络电视发展的最初条件。只有高效的视频编码才能保证在现实的互联网环境下提供视频服务。H.264或称为MPEG-4第十部分(高级视频编码部分)是由ITU-T和ISO/IEC再次联手开发的最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由于它比以前的标准在设计结构、实现功能上作了进一步改进,使得在同等视频质量条件下,能够节省50%的码率,且提高了视频传输质量的可控性,并具有较强的差错处理能力,适用范围更广。在低码率情况下,32kbps的H.264图像质量相当于128kbps的MPEG-4图像质量。H.264可应用于网络电视、广播电视、数字影院、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等多个行业。除了ITU-T和ISO/IEC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以外,美国微软公司和RealNetwork公司都有自己的视频编码标准。
流媒体技术是采用流式传输方式使音视频(A/V)及三维(3D)动画等多媒体能在互联网上进行播放的技术。流媒体技术的核心是将整个A/V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终端连续地传送,因而用户不必像下载方式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是只需要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终端上利用解压缩设备(或软件),对压缩的A/V文件解压缩后进行播放和观看。多媒体文件的剩余的部分可在播放前面内容的同时,在后台的服务器内继续下载,这与单纯的下载方式相比,不仅使启动延时大幅度缩短,而且对系统的缓存容量需求也大大降低。流媒体技术的发明使得用户在互联网上获得了类似于广播和电视的体验,它是网络电视中的关键技术。流媒体系统由前端的编码器和发布服务器以及客户端的播放器构成。
网络电视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具备类似于电视条件接收(CA)那样的技术,实现有偿服务。数字版权管理(DRM)就是类似的授权和认证技术,它可以防止视频内容的非法使用。DRM主要采用数据加密、版权保护、数字水印和签名技术。
(1)数据加密:它采用一定的数字模型,对原始信息进行重新加工,使用者必须提供密码;
(2)版权保护:先将可以合法使用作品内容的条款和场所进行编码,嵌入到文件中,只有当条件满足时,作品才可以被允许使用;
(3)数字水印:把代表著作权人身份的特定信息、发行商的信息和使用条款嵌入到数据中。即使数据被破坏,只要破坏不严重,水印都有效,它能给作品打上水印记,防止使用者非法传播。
而我们在将IP技术用于网络电视的过程当中难免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统一的编解码标准。
自流媒体应用出现以来,这一直是困扰各运营商的主要问题,格式的不同给节目的生产、制作、存储、传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投入、服务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缺乏良好的网络QoS保证。
网络电视的核心是流媒体传输,它要求基础IP网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带宽、时延、抖动和误码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以往IP业务的特殊要求;尽管目前的宽带接入发展非常迅速,但如何提高网络的QoS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缺乏系统之间的互通性。
现有的各厂商系统之间,特别是不同编码格式之间,以及PC平台和TV平台之间缺乏良好的互通性,节目内容很难平滑地跨系统传输,从而导致投入成本的增加。
尽管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技术进步对网络和终端的改善以及IP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电视将借助IP技术的翅膀,不仅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而且可以飞到任何已经数字化、网络化且视频化的终端上。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杂志2011年4月28 日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代人物论坛
003章 莉 布朗自然风景园的美学概念
004杨国涛 波兰消费市场形势与分析
006仲兆一 国际贸易中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及对策
007贾馥华 利用外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008彭智群 王 宏 徐苏萍 国产蔬菜种子的信任危机问题剖析
009马 力 韦琴 吴建明 黄鸣 勾起洪 庄剑 日本3.11地震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010马海亮 浅论预防核辐射的食物选择
011赵颖光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对策初探
012林 玲 对开放大学建设理念的认知
014高上权 安徽芜湖公立医院改革路径
016袁爱莉 浅析科学技术下版画艺术的价值
017杨 坤 新疆增水作业地空通信指挥系统研制
企业与经营管理
019谢文丽 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分析
020谈昌钧 浅析如何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本进行控制
021王临刚 企业集团精益化企业财务管理分析探讨
022孙晓平 王 锋 用市场法则加强企业管理
023莫 杰 浅谈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024陈 伟 健全医院计算机网络建设,让网络管理效用最大化
025赵志勇 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的探索
026田 茹 现代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027李燕平 马国峰 浅谈职能部室怎样发挥管理职能及如何服务生产区队
028胡 烜 国有油田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能源与交通经济
030洪宗皓 麦加轻轨信号移动闭塞系统后备模式
032张继光 惠斯登电桥在处理铁路信号电缆接地故障中的运用
033魏 爽 论3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向
034樊 磊 浅谈IP技术在广电网络电视中应用
035张永全 刘希扬 李建丽 底板比压技术测定顶底板强度的应用
036董 峰 关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037陈冬梅 关于企业开展节约挖潜工作的认识
038付霁野 风力发电机的可维护性设计研究
040马 力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及在川东北地区应用实例分析
041刘宇斌 闫丽芳 油气管道工程标准体系建设的浅谈
042倪雪宝 高升油田漏失井挤灰技术研究
043刘中学 关于稠油井空心杆掺药成功率的探讨
045李 真 张建鹏 浅谈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
046卢 杰 路希伟 井下巷道过围岩破碎区超前预注化学浆液加固技术应用
047段星昊 浅谈膨胀土填心路基施工技术
049郭 栋 浅析国外特种混凝土的发展应用
052贾晓宁 段星昊 浅谈现代廊桥的设计
053王 凡 南阳市旅游交通规划浅析
054龚 鹏 高速铁路在快递业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056李敬标 李华威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060李 峰 探讨分类分级管理在地方海事管理中的应用
技术与科教创新
057夏晓华 刘 宾 崔利宏 生活垃圾厌氧处理底物降解率与产气量研究
058柳耀斌 隆德县菊芋高产栽培技术
059付锡美 玉米育苗移栽与直播栽培初探
060马春江 田 霞 浅谈宁南山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四权”和“四效
060白荣刚 葛庆遥 杨立东 联合收割机的保养
062钱洪良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档案与图书文博
063苏群英 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和理念
064周 庆 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马太效应
065王 荣 崔宜庆 我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近况与对策
067左雅梅 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068李石运 关于高职学生档案问题的几点思考
070李兰芹 医学图书馆与社区健康促进路向的设想
071张光兰 现代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之我见
经济与法制社会
072沈明瑞 晚清幕府的特点及其对清朝政权的影响
074郭 燕 浅议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价值
076李付良 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077董京龙 尚秀雪 李艳宾 加强信访监督工作的思考
078杨建平 寓爱于教
079刘忠文 贷款新规的意义
党建与思想教育
080卢志高 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现状调查和大学生党员教育对策研究
083肖炳才 创建党务服务中心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085李爱平 论信息化视域下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工作创新
087喻璐骅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088宋江照 以“军工情”文艺演出为载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
089周少四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090杨 平 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探讨
092王俊梅 必须树立大学生“就业高于一切”的理念
093陈秀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工人文化宫“大学校”作用
094刘东雄 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096仇 凡 杨友田 王 宁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097邢国钢 论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教学与教育管理
098石运礼 地理活动课中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实践
099李秀艳 良好习惯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100蒋兴茂 物理教学中的师生契合关系
101陈怀元 就业导向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嬗变与重构
103王 菲 袁枚的“沙弥思老虎”与薄伽丘的“绿鹅”故事之比较
105李善峰 音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07陈 洁 浅议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
108袁 杰 英语教学中听与说的教学体会
109孟学军 新时代教师教与学的矛盾反思
111邹同喜 湘西州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112陈碧蓉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14王奭媛 多媒体教材制作之浅见
115付晓云 CALL环境下的综合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117张正伟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分析
传播与文艺评论
118张 莉 浅观数字出版
120宋兴明? 后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观照向度构建
121薛 雯 浅析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122侯树金 浅析虚假报道对新闻职业道德的损害
123潘 虎 浅论校园传媒的经营策略
124阎 菲 刘 洋 浅谈形体语言的形象及其功能
125刘 倩 从顺应论角度看汉语词义的变化及应用以“同志”“小姐”“农民”三个词为例
126郝 卓 对接续助词“から”句末表达的考察
127贠 旭 性恶与行善:浅论亚当?斯密的人性哲学
128卜存亮 以《魅力乡村》视角谈对农节目的定位与策划
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78519&Page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