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学习强国:云助学丨校园风采·浙江传媒学院:体验非遗文化 品中华古韵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发布时间:2022-01-20

原文地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728024634111420574&item_id=14728024634111420574&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作者:唐佳丽

海报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2021年“汉语桥”浙江传媒学院团组“品中华古韵,探传媒特色”和“yun·云·韵·运:感知非遗、体验亚运”两大特色冬令营团组顺利结营。在为期20天的时间内,两个团组借助多平台进行直播授课、线上体验、录播课程学习与实时操练等,吸引来自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摩洛哥、韩国、越南、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等30多个国家的1288名海外营员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开启学习之旅。

篆刻

为圆满完成此次“汉语桥”项目,浙江传媒学院聘请了强大的授课教师团队,不仅有学校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还包括亚组委工作人员、亚运频道英文节目主持人和杭州市非遗项目传承人等。

剪纸

品中华古韵 探传媒特色

“品中华古韵,探传媒特色”项目以浙江传媒学院的传媒特色为依托,将语言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和体验中。除了基础汉语课程外,还增加了中国传统戏曲、民歌、书法、礼仪等文化体验课程以及即兴口语表达、汉语播音主持艺术、汉语影视配音等依托学校王牌专业的特色课程,并且还有“云游浙传”和“云汉语角”等互动课程。

汉语桥专属的“舌尖上的中国”

营员们用普普通通的剪刀和彩纸,在老师的指导下构造出流传千年的民间文化,生肖、景物等都在营员们的巧手刻画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外国料理与中式家常菜的碰撞,也让国外营员们感受了一把中国的人间烟火气,一碗碗色泽鲜艳的番茄炒蛋,是汉语桥专属的“舌尖上的中国”;打磨、勾线、刻章、拓印……书法与雕刻技术在营员们的指尖集合,外国友人们都惊叹这“细微之处可藏乾坤”的技艺。

脸谱画

yun·云·韵·运:感知非遗、体验亚运

“yun·云·韵·运:感知非遗、体验亚运”项目则紧握杭州即将召开亚运会的有利契机,通过亚运故事的讲述、亚运场地的体验、亚运理念的传达,加深海外青年对当代中国科技和人文的理解;同时发挥杭州非遗基地的优势,通过专家讲授和实地体验,激发海外营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传承。

书法

书法、戏曲、国画……一位位外国营员们在“横竖撇捺”中感悟汉字魅力,在脸谱绘制中体验人间百态,在笔墨清香中感受国画背后的美好寓意。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表示,希望这次冬令营活动能让参与者们都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参与者们可以将自己在冬令营中看到、学到和感受到的中国故事,传递给身边对中国感兴趣的朋友和家人,也衷心希望海外营员们有机会能亲自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来中国学习、工作与生活,亲身体验中国文化,深刻体悟中华特色。

(本文图片来源: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