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学习强国:我们的思政课丨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创新“3S”理念 探索融媒视域下的课程思政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发布时间:2022-01-19

原文地址: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031340596324989230&item_id=2031340596324989230&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作者:杨立平

浙江传媒学院校门

浙江传媒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提出的“紧跟时代、突出特色”重要办学指示精神,立足传媒特色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创新时、史、势“3S”理念,做强“三全育人”内容“供给侧”,探索多学科渗透、多元并进的“思政八法”,全力构建“传媒+大思政”育人格局,着力培养信仰坚定、“理实”相融、德艺双修的卓越传媒人才。

“传媒+时政” 校准课程思政“定盘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是传媒高等教育的“定盘星”,是浙江传媒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压舱石”。我们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政治引领,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课程思政融入到党和国家大局中,改变了以往就思政讲思政、就学校谈思政的小空间,真正在新时代、大格局上构建大思政,努力打造一门门学生喜闻乐见、想听爱学、勤学善悟的时代新课。根据立德树人与专业培养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要求,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挖掘传媒专业中蕴含的思政价值和精神内涵,把“国之大者”引领与塑造灵魂融入所有课堂,形成了理论武装、专业升华、实践实战的大思政格局,明确了不同思政育人平台的着力点、效果度,助力达成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

浙江传媒学院牢固树立“德艺双修”理念,突出课程思政的五大类思政德育内容,围绕“一个试点方案、一个核心专业、一个核心团队、一组核心课程、一系列特色成果、一个典型模式”的建设思路,结合各学院学科专业教学特点,在“课程思政”全覆盖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示范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过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征文、教学案例征集、教学大赛等,打造了40余门课程思政金课,实现“一院一品”“一院多品”。浙江传媒学院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充分运用影视创作、配音朗诵、音乐歌曲、舞台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育人方式,用艺术表达坚定理想信念,用视听语言展示家国情怀,用媒体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让专业教育变得有特色、有温度、有深度。浙江传媒学院王一婷老师获得首届浙江省“我最喜爱的高校优秀思政课老师”称号,成为10位获奖教师中唯一一位课程思政老师。

“专业+四史” 融通课程思政“聚能环”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传媒学院将浙江独特宝贵的红色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科研创作、课外实践等育人全过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持续完善“4+X”制度,以4门思政必修课为基础,将“四史”教育、浙江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八八战略”伟大实践、浙江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所有专业课程,“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地让所有课堂和课程都上出“浙江味”“传媒味”“思政味”,切实增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亲和力、时代感,让广大青年学子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大道理,使学生达到增信立志明德的效果。

浙江传媒学院结合影视、动漫、摄影、音乐、美术等各领域课程教学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师生参与创作的纪录片《携手,为人民》亮相20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师生担当的美术团队赋能建党百年献礼大片《觉醒年代》。浙江传媒学院还承担制作了浙江省委组织部建党百年电视片《航程》《榜样人物》;开展原创音乐剧《红船往事》、红色话剧《望道》、音诗画舞台剧《百年追寻》、原创音乐剧《国之光荣》、大型舞剧《秀水泱泱》等红色系列创作展演巡演;与上海市徐汇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共同推出“主题音乐党课”,举办“电影中的党史”“声音中的党史”“照片中的党史”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切感悟建党百年辉煌成就。

浙江传媒学院

“实践+行业趋势” 筑牢课程思政“好场景”

浙江传媒学院坚持守正创新,培育时代新人,把思政要素融入传媒专业能力培养当中,深刻把握传媒大变革趋势,擦亮新时代传媒人的“本色”。浙江传媒学院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四轮驱动,不断打破校内外协同育人壁垒,积极创新思维方式,引领学生到传媒行业一线了解党情、国情、民情、社情;鼓励思政教师、专业老师、行业名师“三师联手”,共授课、同育人;破除“为考而学”,建立过程性、多元化的新考核思路,通过“艺稻”“出壳”“实践路演”等成果展示,有效提高“双课”融合度。

浙江传媒学院运用“互联网+”“技术+”等方式,以“全媒融合”为平台,打造云端展示空间,构建思政教育与传媒融合的全新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教学科研创作相融相促,彰显传媒特色。浙江传媒学院还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实践教学贯穿于全媒体采、写、编、播各个环节,着力打造师生喜爱的融媒体育人视听产品,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全媒融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文化熏陶与精神提振的作用。

除此之外,浙江传媒学院还与浙江卫视、浙江日报等媒体紧密合作,开展多场课程思政直播课,打造了系列课程思政短视频,网络阅读超亿次,形成现象级传播效果,思政教师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YYDS”。浙江传媒学院师生也积极融入国家地方新闻实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参与亚洲博鳌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重大新闻事件融媒产品的全链条生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传媒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学生达到善思、敢闯、会干的效果。

(本文图片来源: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