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以为配音只是个嘴上的活,其实一个好声优不仅要有充沛的体力,更要会用脑。昨日上午,2011“美猴奖”·新明半岛杯大学生声优大赛举行半决赛,最终决出10强,并将于5月3日在总决赛舞台上展开终极PK。
配音原来真的很费体力,比自己演还累
一部剧情好、画面优的动画片,如果配音很糟糕,一定会让你隐约感觉缺了点什么。细一琢磨,其实这就好像面对一道色香俱佳的菜,吃一口却发现没有放盐,淡而无味。
昨日的半决赛上,20进10厮杀得异常激烈。要知道这些团队全都经过全国海选、百强淘汰赛的洗礼,已经个顶个是是个高手了。
所以,这场比赛采用了晋级赛的形式,分上下半场,团队们要进行自选片展示、指定片段配音和创意配音三个环节。
现场观看比赛,你很难将其理解为一场“声音”的对决,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舞台剧,每个队员都忘我地投入表演中,完全融入剧情和画面中,已经不仅仅是配音了。
“配音演员没有表演的功底,绝对出不来好声音,”晋级赛评委之一、国家二级演员、资深配音员刘家祯说,声优在配音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舞台亲身演绎的过程,只是,他们在舞台的背后,不见身影、不见动作,只有声音传出,但更显功力。
刘家祯说,打个比方,相声里表演双簧的两个演员,虽然台前的演员演得卖力,让人觉得滑稽,逗人发笑,但真正显功力的,都是台后那个配音的演员。
想做一个好声优,还得会动脑
从晋级赛现场看,创意配音环节拉开了很大的分差。比赛规则是:评委会提供一段动画片,不显示字幕,由参赛选手自由设计,进行创造性的配音。很多团队的创意设计都让人惊喜连连。
有一段节选自《米老鼠》的桥段,是米奇和米妮刚刚相遇的一幕。原来的剧情是3只小老鼠密谋劫持米妮公主,向老大汇报情况,却惹得老大勃然大怒。好几支团队都联系了当下热门话题作了生动的演绎。
“老大,我们终于买到了馒头……可惜,是染色的!”“什么,你这个没用的白痴!染色的馒头怎么拿给公主吃!”
“老大,我们,我们没抢到盐……”“什么,连盐都抢不到,你有什么用!我怎么向公主交代!”
“老大,公主明天要相亲!……可惜,对象不是你。”“什么,要相亲,这么多年我一直守在公主身边,怎么会不是我!”
晋级赛评委之一、原长影配音演员刘柏弘说:“这个创意配音的环节让我觉得很惊喜。能在口齿清晰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我觉得对于大学生选手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链接:http://gov-hzrb.hangzhou.com.cn/system/2011/05/02/011326037.shtml